自从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罗斯军队跨过边境线,向乌克兰发起全面进攻,这场战争就没消停过。几年下来,它不仅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格局,还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说它是“集大成者”,是因为这场仗把传统战争的硬碰硬和现代战争的高科技全揉一块儿了,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而俄军伤亡惨重,似乎从一开始就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战争起因与复杂性
俄乌战争的导火索,得从2014年说起。那年,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闹起了乱子,俄罗斯暗地里支持亲俄武装,跟乌克兰政府军干上了八年的拉锯战。到了2022年2月21日,普京直接宣布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是“独立国家”,没过几天,俄军就全面开打。
这场战争可不简单,不是两国为了块地皮吵架就算了。背后牵扯着北约东扩的大战略,乌克兰想靠拢西方的心思,还有俄罗斯觉得自己安全底线被踩了的焦虑。普京开战前喊着要给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但大家都觉得这是借口。
战争刚打响,俄军想着速战速决,直扑基辅。结果乌克兰军队和老百姓硬是顶住了。西方支援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成了俄军的噩梦,坦克一辆辆被炸,后勤线也被打得稀巴烂。基辅战役里,俄军从白俄罗斯方向杀过来,想靠空降兵抢机场,结果乌军反击快准狠,硬生生把俄军挡了回去。
俄军伤亡的必然性
俄军在这场战争里伤亡惨重,真不是意外,而是从开打那天就埋下的雷。首先,俄罗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对手。普京本以为几天就能拿下基辅,可乌克兰人不光有斗志,还有西方撑腰,俄军的如意算盘打空了。
战术上,俄军还是按苏联那套打法,靠步兵冲锋、坦克压阵,可现代战争早就变了样。乌克兰的无人机满天飞,“海马斯”火箭炮指哪儿打哪儿,俄军的补给站和指挥部一个接一个被炸。
俄军补给线拉得老长,乌军的小分队和无人机专门盯着打,前线部队没油没弹,连饭都吃不上。哈尔科夫反攻时,乌军靠着精确情报和西方武器,把俄军打得抱头鼠窜,连坦克都不要了、手榴弹都扔不下了。
战争对全球的影响
俄乌战争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先说能源和粮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大粮仓和能源库,战争一打,出口全乱套。2022年油气价格蹿得老高,2023年虽说经济不太景气,油价还是稳在80到90美元一桶。粮食也一样,乌克兰运不出去,俄罗斯被制裁管得严,全球粮价高得让人头疼。
军事层面上,北约趁机在东欧加码部署,波兰、波罗的海国家都多了兵和装备。北约还喊着要把国防预算提到GDP的5%。2024年6月,北约跟乌克兰搞了个联合训练中心,专门研究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
技术上,西方国家瞅着无人机和精确武器的威力,赶紧升级装备。中国也能从这场仗里学到不少东西,比如现代战争得靠技术、后勤和国际配合。
俄乌战争这场大戏,既惨烈又深刻。战争是残酷的,但它也提醒我们,和平多可贵,发展得多重要。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配配查-配资怎么开户-股票配资在线-民间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